为践行文化乡村振兴理念,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白”实践团成员走进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陶艺制作与墙绘创作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深度融合,为乡村风貌提升与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图为队员们实践基地合影留念) 一、 薪火相传,让传统陶艺焕发新生 在陶艺工作室内,实践队员们利用当地黏土资源,开始制作陶罐、陶杯等实用器皿,同时融入乡村元素设计生肖摆件、民俗主题陶艺作品。团队还特别邀请王子凡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陶艺制作技能培训。然而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生肖图案陶罐:“原来泥巴也能变成这么漂亮的东西,真是长本事了!”实践期间,团队共同完成了12余件陶艺作品,并协助村里进行墙绘创作,助力打造特色文旅乡村。(图为队员们进行陶艺创作场景)创作过程中,队员们专注于给陶艺作品精修细节,身旁的陶坯形态各异,每一件都藏着创作者的巧思。从揉泥时感受泥土的质朴温度,到拉坯、塑形时与陶土“博弈”,再到刻画纹理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感悟文化魅力、贡献青春力量。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漆扇承梦队在王笑笑、温馨、缪玲丽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三里村、肖家桥村、三河古镇等地,围绕 “漆彩肥西,扇绘华章 —— 传承非遗漆扇文化” 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扇骨泛着竹的温润,颜料似彩虹落于瓷盘。团队志愿者们执起孩童的小手,示范上漆的秘诀,指尖的温度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孩子们的想象力在扇面跳跃:有的将巢湖波光化作群青,有的把村口老树绘成浓绿,颜料蹭在鼻尖,像颗俏皮的朱砂痣。团队成员穿梭其间,袖口沾着颜料却笑意盈盈,每一抹色彩都是童心与传统的碰撞。(图为漆扇制作教学现场) 社区内,团队志愿者及指导老师现场示范制作技艺,指导村民与孩子们分组实践,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在扇面上绘出乡村美景与心中梦想,让漆扇成为承载文化与童趣的载体。同时,团队推动漆扇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15
7月8日下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初赛在博艺楼N209学院会议室举行。比赛由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主持,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艺术设计学院银龄教师班石、史启新教授受邀担任评委,学院共有5支团队和1位教师个人参赛。(图片为比赛现场) 参赛主讲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精彩纷呈、条理清晰的汇报展示。(图为各主讲教师汇报) 各参赛教师汇报展示结束后,评委小组现场进行提问交流,从理念与目标、内容分析、课程思政、过程与方法、考核与反馈和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提问交流,中肯地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并综合评价参赛教师的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图为评委点评) 本次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风采和创新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通过比赛,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学院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人才,为后续的校级决赛奠定了坚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信息化服务管理,实现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7月8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博艺楼N209会议室举办实习系统指导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特邀芜湖百得思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汪钰琴和教务处实践教学专员许正元老师出席,学院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图为培训会现场) 技术中心汪老师通过现场演示,深入浅出地向参训教师展示了如何在实习系统上进行实习信息的录入、实习任务的发布和双周报的填写与批阅等一系列操作步骤,还演示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线上打卡和材料提交等步骤,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供了解决策略。 随后,许正元老师聚焦学生实习过程中高频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细致入微的解答与反馈。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参训老师热情高涨,踊跃互动,围绕实习系统使用的方法深入探讨、认真记录,效果反馈良好。(图为技术中心汪钰琴现场演示)(图为许正元现场答疑与反馈)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青年教师对实习系统全过程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学院后续实习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为切实加强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暑期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7月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钱琳、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带队,联合实验中心副主任江鹏及实验室管理员,深入各教科研实验室,开展暑期前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图为检查小组检查集群渲染实验室) 本次检查紧扣实验室安全要点,围绕实验室基础设施维修、设备设施运行、用电用水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安全隐患及不规范问题,实验室管理员按照检查组意见立行立改,对于不能现场整改的问题,检查小组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时限要求,确保隐患及时清零。(图为检查小组检查产品原型中心)(图为检查小组检查综合模型实验室) 检查过程中,检查小组重点关注了留校开展学科竞赛、横向课题的59名学生情况,叮嘱同学们务必严执行“实验申请-审批-报备-记录”全流程管理,时刻绷紧安全之弦。 钱琳在检查中强调:“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必须坚持'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实验实训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为确保暑期校园安全稳定,消除学生宿舍安全隐患,营造整洁有序的留校环境,7月9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学工队伍深入各学生宿舍楼,开展了离校学生宿舍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并走访关怀暑期留校学生。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及全体辅导员们逐层逐间走访,重点对已离校学生的宿舍进行了细致排查。检查门窗是否锁闭牢固,水电开关是否完全关闭,各类电器插头是否安全拔出,并对宿舍内务卫生进行了查看,确保无垃圾积存、无易燃杂物堆放。(图为走访宿舍现场)在排查离校宿舍的同时,辅导员们不忘将温暖传递给暑期留校的学生。他们特意走访了留校学生的寝室,亲切询问同学们的暑期学习、生活安排与实际需求,细致叮嘱大家务必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使用违规电器,注意用电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财物,提高防盗防骗意识;保持宿舍卫生清洁与通风,注意饮食卫生;遇到任何困难或突发情况,务必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或学校相关部门。 本次检查不仅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更是为留校同学创造一个安心、舒心的暑期环境。让留校学子真切感受到“在校如在家”的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7月7日上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无为市蜀山镇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署仪式,在蜀山镇人民政府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蜀山镇团委书记仇杰主持,蜀山镇党委书记王万玉、无为市团委副书记程京生、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何德旭,及学生潘昊陵等7人出席。(图为实践基地签约会现场) 仪式上,主持人仇杰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胡亚男表示:“蜀山镇周边的风景非常美丽,今天我们团队来到这里目的是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经历,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了解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和第二课堂。为此我代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团总支向蜀山镇团市委、团委表示感谢。”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也在会议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魏文静指出,蜀山镇非常欢迎高校青年人才走进基层、助力发展,也将为学生实践提供坚实保障。团无为市委副书记程京生在讲话中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校地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8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村,以陶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开展非遗活化、红色墙绘、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多元实践,探索“非遗+文创+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以陶为媒:文创设计唤醒千年窑火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带领下,团队首站探访仅存框架的古陶窑遗址。“窑火已灭,传承未断”成为队员们的共同信念。产品设计组挖掘陶文化元素,开发出“长征路线图”陶瓷拼图、红色故事陶刻书签等系列文创,将破碎陶片转化为参数化艺术设计素材,推动“陶+”创意落地。李和平表示:“青年学子用现代设计激活传统文化,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创新实践:团队融合陶艺纹样与红色基因,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成果转化:“陶韵红飘带”等设计元素未来将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图为团队考察古窑遗址并研究陶片特征) 二、以墙为纸:红色壁画凝聚乡土精神艺术设计组选取村屋墙体创作《薪火》主题壁画:左侧窑火映衬五星,象征红色基因扎根乡土;右侧青瓷纹路化作稻浪,展现产业特色;中央篆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