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工作

7月8日下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初赛在博艺楼N209学院会议室举行。比赛由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主持,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艺术设计学院银龄教师班石、史启新教授受邀担任评委,学院共有5支团队和1位教师个人参赛。(图片为比赛现场) 参赛主讲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精彩纷呈、条理清晰的汇报展示。(图为各主讲教师汇报) 各参赛教师汇报展示结束后,评委小组现场进行提问交流,从理念与目标、内容分析、课程思政、过程与方法、考核与反馈和设计创新等方面进行提问交流,中肯地提出了建设性修改意见,并综合评价参赛教师的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图为评委点评)   本次大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风采和创新成果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通过比赛,参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学院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人才,为后续的校级决赛奠定了坚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信息化服务管理,实现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7月8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博艺楼N209会议室举办实习系统指导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特邀芜湖百得思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汪钰琴和教务处实践教学专员许正元老师出席,学院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图为培训会现场) 技术中心汪老师通过现场演示,深入浅出地向参训教师展示了如何在实习系统上进行实习信息的录入、实习任务的发布和双周报的填写与批阅等一系列操作步骤,还演示了如何指导学生完成线上打卡和材料提交等步骤,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提供了解决策略。 随后,许正元老师聚焦学生实习过程中高频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细致入微的解答与反馈。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参训老师热情高涨,踊跃互动,围绕实习系统使用的方法深入探讨、认真记录,效果反馈良好。(图为技术中心汪钰琴现场演示)(图为许正元现场答疑与反馈)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青年教师对实习系统全过程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学院后续实习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9

  6月11日,环境设计教研室在艺术楼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AIGC 赋能下用户体验方法的有效融入” 的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于如何在环境设计领域,借助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体验方法的高效融合,为环境设计教学与实践注入新活力。  会议伊始,环设教研室主任苏乐老师率先发言。苏乐老师深入剖析了AIGC 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在环境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她指出,AIGC 能够快速生成大量的设计素材、模拟不同的用户场景,为环境设计的前期调研和创意构思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借助 AIGC 进行用户画像的精准描绘,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从而打造更贴合用户体验的设计方案。(图为会议现场)教研室副主任陈阵老师紧随其后,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对AIGC赋能用户体验融入环境设计教学进行了阐述。陈阵老师表示,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用户体验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AIGC技术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契机。他提出,应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与AIGC相关的课程模块,如“AIGC在环境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6-12

为严格把控教师准入质量,提升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确保新入职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5月28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精心组织并顺利开展了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工作。此次测试分为两组,共有12名教师参与。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学院邀请了学院内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的资深教师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艺术设计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测试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小组特此召开会议,深入研究测试方案,明确测试内容、流程与评分标准,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公正性与规范性。同时,学院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精心安排测试场地、教学设备等,为测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图为测试现场1) 本次测试内容考察申请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应试者所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知识情况。重点考察应试者组织课堂实施、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资源等能力。在教学设计环节,参与测试的人员需要根据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28

5月21日,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主题召开专题研讨沙龙,沙龙由教研室主任张超主持,沙龙就AI技术革新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沙龙伊始,张超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生成式AI已渗透影视制作、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等各个领域,专业教育必须构建‘技术+艺术+AI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随着大模型的迭代,数字媒体行业AI技术应用岗位需求增长迅猛,同时要看到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这一现状对专业教学改革提出迫切要求。”(图为沙龙交流现场)范李敏老师从课程体系重构角度提出具体方案:“我们正在推进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的课程群建设,在传统三维建模、游戏交互设计、影视特效课程中增设AIGC工具应用模块。据悉,新版培养方案将AI相关课程占比提升至35%,同时引入行业认证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研讨环节中,汪先敏老师分享了校企合作项目经验:“通过与科大讯飞、芜湖东昊等企业共商共建,培养人才,学生已参与开发多种AI辅助的传媒项目,涉及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22

  5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全面启动。本次答辩涵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5个专业,共计307个学生。答辩评委由60名专业教师组成,共13个答辩小组。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钱琳和教务处督导钱涛老师对答辩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图为院领导和督导现场检查)  答辩现场,学生以多样化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学生以PPT形式展示毕业设计作品、设计方案、设计实物系统阐述研究方法与社会价值;评审环节,各答辩小组教师严格把关,从学术规范、行业前沿、用户需求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评审,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助力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答辩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院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效。(图为毕设答辩现场)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作为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助力学生向更高学术领域进阶或开启职业发展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展望未来,学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9

五月的风,带着皖南的柔情,悠悠掠过黄山黟县屏山的黛瓦粉墙。5月14日至15日,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和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带队,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教学质量主管方向莉和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虞淑君陪同,共同奔赴屏山写生基地,探望在此间挥洒青春的写生师生。(图为学生写生现场)  探望期间,领导们满含关切,与师生亲切攀谈。他们穿梭于写生基地、宿舍和食堂,满是对师生的牵挂。交流中,学习的鼓励、纪律的强调、安全的提醒,都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师生的心。他们殷切盼着学生珍惜写生时光,用心体悟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每笔色彩都化作艺术修养的养分。(图为领导一行了解写生和就餐情况)  采风过程中,带队教师尽显高度责任感。他们不辞辛劳,于正午骄阳下、夜晚灯火中,为学生作品展开一对一的专业点评与悉心指导。其间,师生同餐共寝、并肩学习,情谊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恰似屏山秀水般和谐融洽。(图为带队教师悉心指导学生作品)写生实践属艺术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眼睛捕捉风情,用心灵感受建筑之美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6

  5月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薛遥老师在博艺楼W310教室成功开展校级观摩课活动。本次观摩课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青年教师参与,为教学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了生动范例。(图为课程截图) 课堂伊始,薛遥老师以“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AIGC技术(特别是Stable Diffusion模型)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路径。课程采用“项目式专题实践”模式,按照“基础训练——技术实现——成果输出——用户评测”四个阶段展开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可视化、桑基图、音频可视化等核心技能,还学习了如何运用AIGC工具生成创意图形设计,实现非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  (图为课程截图)   在技术实操环节,薛遥详细讲解了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运行原理及参数设置技巧,包括大模型选择、正负向提示词优化、VAE模型适配等内容。他强调,AIGC工具的使用需注重“技术逻辑与设计思维融合”,并引导学生通过“分解结构型”“交集型”等创新思维框架完成非遗主题的系列图解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