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5月13日下午,芜湖琦利品牌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许经理赴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座谈交流。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钱琳、骆琼以及院长助理虞淑君参与交流,双方围绕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就业对接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图为座谈交流会现场) 座谈会上,琦利品牌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许经理详细介绍了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规划。公司深耕品牌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及新媒体运营领域,业务覆盖范围广。负责人表示,公司对具备创意能力应用型人才有着迫切需求,尤其需要熟练掌握视频剪辑、产品包装等相关技能的学生加入。学院领导系统介绍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重点围绕2021级学生就业需求与2022级学生实习安排进行说明。同时,学院诚邀企业参加双选会,根据公司岗位需求,从2022级学生中择优选拔人才,进一步为实习就业工作筑牢合作基础,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此次座谈交流会为校企双方搭建了深度合作平台。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就业机会;




5月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薛遥老师在博艺楼W310教室成功开展校级观摩课活动。本次观摩课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青年教师参与,为教学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了生动范例。(图为课程截图) 课堂伊始,薛遥老师以“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AIGC技术(特别是Stable Diffusion模型)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路径。课程采用“项目式专题实践”模式,按照“基础训练——技术实现——成果输出——用户评测”四个阶段展开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可视化、桑基图、音频可视化等核心技能,还学习了如何运用AIGC工具生成创意图形设计,实现非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 (图为课程截图) 在技术实操环节,薛遥详细讲解了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运行原理及参数设置技巧,包括大模型选择、正负向提示词优化、VAE模型适配等内容。他强调,AIGC工具的使用需注重“技术逻辑与设计思维融合”,并引导学生通过“分解结构型”“交集型”等创新思维框架完成非遗主题的系列图解




4月28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湾沚镇综合文化站联合举办的 “文润沚津 校政同行 同心筑梦‘非遗印记·光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正式启动。此次大赛旨在通过摄影这一艺术形式,挖掘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活动将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文化站的联动优势,鼓励广大师生及摄影爱好者深入生活,用镜头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瞬间。活动现场,展示了部分与非遗相关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生动呈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图为大赛现场)(图为同学参观大赛作品)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激发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湾沚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也指出,此次与高校合作举办摄影大赛,是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校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图为师生合影)




5月7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A1W301开展了2024级学生写生实践动员大会,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院长助理虞淑君,带队老师班石、韩旭、刘春亭、张洪亮,辅导员何德旭及24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动员大会。(图为动员会现场) 会议伊始,周建介绍了此次写生课程的具体安排,写生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17日为期7天,写生期间学生将在屏山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训练课程。随后,虞淑君介绍了外出写生的行程安排、安全管理相关事宜及在外期间需注意的防疫事项等要求。接着,带队教师们强调了同学们要以集体为重,要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得单独行动,将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图为周建发言)(图为虞淑君发言) 会议最后,周建指出写生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的特色课程之一,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而言大自然的美与当地的淳朴民风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体验,希望同学们珍惜本次写生机会。




4月30日,艺术设计学院“不忘初心”功能型党支部联合湾沚镇综合文化站举办了一场关于摄影构图的讲座,讲座邀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薛遥老师作为主讲,薛遥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摄影构图的精髓。(图为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薛遥从 “景别” 入手,详细介绍了景别与拍摄距离、镜头焦距的紧密联系,清晰地划分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景别类别,并结合实例图片,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景别所呈现出的独特画面效果与情感表达。(图为讲座现场) 在阐述常用构图技巧时,薛遥如数家珍,依次讲解了九宫格构图、中心构图、引导线构图等十多种构图方法。他指出,每种构图技巧都有其特点与适用场景,如九宫格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中心构图突出主体、清晰明了,引导线构图可引导观者目光,赋予画面生动感。 薛遥着重强调了构图的核心主题。他通过对比不同构图示例,生动地说明了无论是运用减法去除干扰元素,还是用加法纳入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所有的构图手法都应围绕主体与主题展开,没有




4月29,一场别开生面的 “以手传心——扎染织劳影,八段养匠魂”主题活动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温情上演,艺术设计学院视传专业学生巧妙融合非遗文化与劳动精神,为五一劳动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人文色彩。(图为扎染现场) 活动以扎染工艺为艺术载体,开启了一场对劳动之美的深度致敬。扎染创作环节打破常规,不再局限于普通方巾,而是选取帆布围裙、劳保手套等 “劳动者象征物” 作为扎染素材,完成后的成品将赠予校内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在图案设计上,参与者在麻绳的巧妙捆扎下,创作出螺丝钉、树叶等蕴含劳动符号的造型,让艺术创作与劳动印记紧密相连。而 “劳动故事染色” 更是别出心裁,在染色等待的间隙,同学们期待着图案的显现是什么样的,带着期待完成扎染创作。(图为学生进行扎染过程) 致敬仪式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染赠芳华”环节,部分精心扎染的围裙和手套被赠予校内保洁、食堂阿姨等劳动者代表,简单的动作饱含着对劳动者深深的敬意。(图为劳动者代表照片) 八段锦体验也在此次活动中进行了创新升级。带领练习环节增设“手的力量




近日,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墨启时空公司成功举办了一场线上招聘会,为广大艺术设计人才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对接企业的优质平台,吸引了众多艺术设计领域的精英参与。在招聘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向企业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和专业技能,展现出了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图为线上招聘会介绍情况) 在本次招聘会上,墨启时空公司展示了其与众多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墨启时空与网易保持着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参与了多个优质项目的制作,并在市场上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口碑。(图为墨启合作伙伴展示) 在招聘过程中,墨启时空的招聘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游戏动画师、游戏绑定、游戏模型、游戏特效等岗位信息;学生们对招聘岗位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向招聘负责人提问咨询。有的学生询问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发展前景,有的则关注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招聘负责人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而融洽。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学生们对墨启时空公司的岗位设置和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求职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艺术设计学院于4月21日至27日开展“2025年专业基本技能过关周”活动。活动以“以培提能、以赛促学、以行践知”为主线,通过专家讲座、手绘快题竞赛双轨并进,全院3个年级、5个专业共756名学生参与,构建起“理论浸润+实战锤炼”的育人闭环。以培提能:解码工匠精神时代内涵学院特邀两位行业领军者与资深设计师,分别于4月23日、27日,以“设计匠心:技术与人文的共生”为主题开展系列讲座。专家们结合国内知名设计项目、可持续产品设计等案例,深入剖析了当代设计中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高级用户研究工程师谢芳在讲座中强调:“真正的设计匠心,既要扎根技术精度,更要承载人文温度。”通过案例研讨与翻转课堂,学生得以在具象化设计场景中理解工匠精神与职业素养的融合之道。(图为高级用户研究工程师谢芳讲座现场) 以赛促学:共绘“未来共生”设计图景 手绘快题竞赛以“未来共生——科技·艺术·人性的跨维度对话”为主题,要求学生围绕人工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