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优良学风,助力学子明确考研方向,5月22日下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艺术楼会议室举办以“学风承赓续 研途启新章”为主题的考研经验交流会。数媒教研室主任张超、22级辅导员王大婷及数媒专业备考学子齐聚一堂,共话考研经验,共绘成长蓝图。(图为交流会现场)前辈领航:以经验照亮前行之路交流会上,数媒专业4位优秀考研学子代表结合自身经历,从择校策略、复习规划、心态调整到复试技巧等环节倾囊相授。2021级跨考至安徽大学的刘思涵以“勇敢与努力”为核心词,强调“精准定位目标院校,科学分配时间权重”的重要性;录取至浙江传媒学院的张若冰分享了备考中“择校经验与复习框架构建”的实战方法。计算机专业上岸的梁丽同学注重将择校与未来就业相结合,鼓励学弟学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李木子同学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考取了墨尔本大学。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要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她分享了在准备雅思考试和留学申请材料过程中的详细计划,提醒学弟学妹们要以好的心态去面对挑战。现




为深化《建筑渲染设计(室内+室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动画教研室教师邢龙带领《建筑渲染设计(室内+室外)》课程组师生,组织动画2301班42名学生赴芜湖弋江区松鼠小镇及周边,围绕“商业空间设计全流程实践”主题开展沉浸式场景化教学实践活动。此次考察以“空间感知与场景重构”为核心,精心规划涵盖专卖店动线设计、主题酒店空间叙事、餐饮空间品牌表达等几大调研模块,通过实地考查、案例分析与设计推演,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感知学习,有效提升建筑渲染设计能力。一、多维场景深度体验,构建立体教学空间考察团队深入松鼠小镇三大核心功能区,系统解析建筑形态与空间布局的内在逻辑。在三只松鼠专卖店,学生重点观察入口处放大设计的碧根果、榛子、夏威夷果造型建筑,分析其如何通过造型设计、装饰布置、材质灯光等呈现IP主题视觉效果。邢龙老师现场讲解“前店后院”的单体建筑布局原则,强调虚实空间组合对商业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图为松鼠小镇主入口及三只松鼠零食专卖店) 在林间酒店,




5月21日,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主题召开专题研讨沙龙,沙龙由教研室主任张超主持,沙龙就AI技术革新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展开深入交流。沙龙伊始,张超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生成式AI已渗透影视制作、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等各个领域,专业教育必须构建‘技术+艺术+AI素养’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随着大模型的迭代,数字媒体行业AI技术应用岗位需求增长迅猛,同时要看到符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较大,这一现状对专业教学改革提出迫切要求。”(图为沙龙交流现场)范李敏老师从课程体系重构角度提出具体方案:“我们正在推进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的课程群建设,在传统三维建模、游戏交互设计、影视特效课程中增设AIGC工具应用模块。据悉,新版培养方案将AI相关课程占比提升至35%,同时引入行业认证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研讨环节中,汪先敏老师分享了校企合作项目经验:“通过与科大讯飞、芜湖东昊等企业共商共建,培养人才,学生已参与开发多种AI辅助的传媒项目,涉及




5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全面启动。本次答辩涵盖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5个专业,共计307个学生。答辩评委由60名专业教师组成,共13个答辩小组。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钱琳和教务处督导钱涛老师对答辩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图为院领导和督导现场检查) 答辩现场,学生以多样化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学生以PPT形式展示毕业设计作品、设计方案、设计实物系统阐述研究方法与社会价值;评审环节,各答辩小组教师严格把关,从学术规范、行业前沿、用户需求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评审,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助力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答辩过程中,师生互动积极,学术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院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效。(图为毕设答辩现场)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作为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助力学生向更高学术领域进阶或开启职业发展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展望未来,学




为深化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感知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5月11日至5月17日组织2024级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赴安徽黟县屏山写生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徽州古韵·设计新生”为主题,将传统写生与非遗体验、文化考察相结合,助力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中汲取创作灵感,探索艺术与设计的融合路径。(图为屏山写生照片) 此次写生特别增设非遗文化实践模块。学生们在屏山基地体验了传统扎染与蜡染工艺,通过浸染、捆扎、绘图等步骤,将徽州山水意象转化为布艺作品。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李同学表示:“扎染的随机性与设计感让我重新思考‘自然’与‘人工’的平衡,这种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对空间设计启发深远。”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责任感。(图为学生扎染、蜡染照片) 写生期间,师生还前往齐云山景区采风。齐云山以其丹霞地貌、道教文化与徽派古民居闻名,山间的摩崖石刻、太素宫、月华街等景观,成为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视觉传达设计专




五月的风,带着皖南的柔情,悠悠掠过黄山黟县屏山的黛瓦粉墙。5月14日至15日,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和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带队,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教学质量主管方向莉和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虞淑君陪同,共同奔赴屏山写生基地,探望在此间挥洒青春的写生师生。(图为学生写生现场) 探望期间,领导们满含关切,与师生亲切攀谈。他们穿梭于写生基地、宿舍和食堂,满是对师生的牵挂。交流中,学习的鼓励、纪律的强调、安全的提醒,都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师生的心。他们殷切盼着学生珍惜写生时光,用心体悟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每笔色彩都化作艺术修养的养分。(图为领导一行了解写生和就餐情况) 采风过程中,带队教师尽显高度责任感。他们不辞辛劳,于正午骄阳下、夜晚灯火中,为学生作品展开一对一的专业点评与悉心指导。其间,师生同餐共寝、并肩学习,情谊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恰似屏山秀水般和谐融洽。(图为带队教师悉心指导学生作品)写生实践属艺术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眼睛捕捉风情,用心灵感受建筑之美




为强化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道德素养,5月14日,艺术设计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之道德讲堂”在A1W301开讲。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王笑笑老师主讲,全体青马学员参与,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与实践承诺相结合的方式,引领青年学生扣好“文明”这粒人生纽扣。讲堂伊始,王笑笑以“礼者,天地之序也”为切入点,阐释“礼”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使命。强调“礼”不仅是行为准则,更是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根基。老师的讲解让学员们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弘扬中华礼仪之邦精神的时代使命。 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堂重点解读了校园明礼之行,从言行(倡导主动问好、举止得体、杜绝陋习)、课堂(强调认真听讲、尊重师长、以规范的课堂礼仪彰显求学态度),餐桌(主宾有序、食不言哗、光盘行动)三方面解析校园礼仪规范。通过视频案例,同学们深入理解“于细微处见修养”的文明真谛。(图为王笑笑老师讲课) 活动最后,全体学员签署《文明礼仪承诺书》,承诺守校规、尊师长、行光盘、传文明理念,王笑笑总




5月14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会议,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总支书记钱琳及全体党员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主持。(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钱琳传达了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及校党委关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通过详细阐述各项条款,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使与会人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明晰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准确践行规定要求。(图为钱琳领学) 随后,全体党员同志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反腐为了人民》。影片通过真实案例,深刻揭示了腐败行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党中央坚决打击腐败、维护党纪国法的坚定决心。通过视频学习,党员们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进一步增强了廉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