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A11博艺楼一楼艺术展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主办,产品设计2201班全体同学参与完成。本次展览中展示了《文创产品设计》和《生活用品设计》两门课程在项目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最新成果。(图为老师和学生们合影留念) 本次展览不仅是作品的汇报,更是一次教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探索。两门课程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理念,打破传统学科边界,围绕真文化背景、实用户需求与生活场景设置设计命题,带领学生以“设计团队”形式推进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图为学生与老师讨论和制作过程) 在教师指导与支持下,学生们不仅深入参与了产品的设计开发,更亲手完成了模型打样与作品制作,真正实现了“以项目带课程、以课程促成长”的教学目标,充分展现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成效与育人价值。 在《文创产品设计》板块,学生们以芜湖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为核心灵感,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元素与校园记忆,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的转化与再创造,呈现出一系列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文化创意作品。(图为文创区、




6月12日,一场展现产品设计新生力量创意与技艺的视觉盛宴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楼展厅拉开帷幕。由产品设计专业主办的《产品设计表现》课程手绘快题作品展正式开展,集中展出了从产品2301班、2302班学生创作的百余幅手绘快题作品中精选而出的60幅佳作。(图为课程手绘快题作品展览)本次展览聚焦《产品设计表现》这门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副院长钱琳、产品设计教研室周晨茜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重点锤炼了快速构思与高效视觉化表达的核心能力。展出的60幅作品,正是这种能力训练的精彩结晶。它们从海量习作中脱颖而出,每一幅都凝聚着学生们在限定时间内迸发的设计灵感与扎实的手绘功底。 手绘快题是产品设计师必备的“语言”,要求设计师在短时间内精准捕捉创意核心,并以清晰、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透视与色彩,将产品的形态、功能、使用场景乃至设计理念跃然纸上。本次展出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智能装备、创意家居、适老化产品、未来交通工具等多个设计方向。画面中,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产品轮廓




6月11日,环境设计教研室在艺术楼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AIGC 赋能下用户体验方法的有效融入” 的研讨会。本次会议聚焦于如何在环境设计领域,借助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体验方法的高效融合,为环境设计教学与实践注入新活力。 会议伊始,环设教研室主任苏乐老师率先发言。苏乐老师深入剖析了AIGC 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在环境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她指出,AIGC 能够快速生成大量的设计素材、模拟不同的用户场景,为环境设计的前期调研和创意构思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借助 AIGC 进行用户画像的精准描绘,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用户需求,从而打造更贴合用户体验的设计方案。(图为会议现场)教研室副主任陈阵老师紧随其后,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对AIGC赋能用户体验融入环境设计教学进行了阐述。陈阵老师表示,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用户体验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AIGC技术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契机。他提出,应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与AIGC相关的课程模块,如“AIGC在环境




6月10日晚上,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生离校班会以线上形式召开,辅导员吴航、张旭两位老师主持会议,全体毕业生参会。此次班会聚焦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关键事务,旨在帮助同学们清晰、顺畅地完成离校程序,为大学时光画上圆满句号,满怀信心地开启人生新篇章。吴航老师首先解读离校时间安排,强调集中办理离校手续时间段和最后离校期限,并提醒团员关系转接、图书归还及学费清算等注意事项。随后讲解毕业生档案整理、扫描归档及去向查询流程等。(图为离校时间安排)(图为档案查询流程) 针对就业环节,会议普及劳动法权益、五险一金缴纳等实用知识,并就相关文件解读考公考编最新政策。最后,两位辅导员强调文明离校要求,呼吁毕业生安全有序离校,常与母校保持联系。(图为相关政策解读) 本次主题班会不仅是一次事务性指导,更是一堂饱含温情的毕业前思政课。它为毕业生们解答了离校前的困惑,传递了学院的关怀与嘱托,进一步增强了毕业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爱校荣校情怀。相信全体毕业生定能带着母校的祝福,文明有序离校,怀揣艺术梦想与设计力量,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拓宽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就业渠道,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近日,芜湖东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A3N104成功举办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吸引了学院众多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图为招聘会现场) 招聘会伊始,芜湖东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通过PPT展示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在场学生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业务范围、以及本次招聘的岗位信息,包括岗位要求、岗位职责、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等。在互动交流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就自己关心的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问题与公司招聘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公司如何培养新员工”“岗位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等问题,公司负责人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互动交流结束后,招聘会进入了现场面试环节。学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有序地参加面试。面试过程中,公司招聘人员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学生们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




6月6日上午,为展现艺术设计教育成果,促进校地文化交流,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毕业设计展于在A11博艺楼与湾沚区文化馆、湾沚区综合文化站同步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次第花开”为主题,汇集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专业的百余件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图为湾沚区文化馆现场海报) 本次展览创新采用“高校+文化馆”双空间联展模式,为观众带来多维度的艺术体验。A11博艺楼展区聚焦前沿设计探索,涵盖智能交互设计、可持续材料实验、元宇宙视觉艺术等创新领域,体现技术与美学的深度融合。湾沚区文化馆展区则立足地域文化,呈现皖南非遗再设计、乡村振兴主题公共艺术等项目,部分作品已与当地企业达成成果转化意向。(图为艺术设计学院楼前学生合影) 开幕式上,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致辞,他表示:“‘次第花开’不仅象征着不同专业的学生如花朵般渐次绽放,更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些作品不仅是学生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他们迈向职




6月5日,艺术设计学院举办了一场以“纹样里的中国龙”为主题的讲座,由副教授杨小庆担任分享人。杨小庆以中华传统纹样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中国龙文化的艺术内涵与精神象征,吸引学生到场聆听,现场反响热烈。(图为讲座现场)龙纹千年:从图腾到文化符号 讲座中,杨小庆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龙纹、商周青铜器上的夔龙纹为起点,梳理了龙纹样式的演变历程。她指出,龙纹不仅是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元素,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祥瑞的追求。通过对比汉代瓦当、唐代织锦、明清瓷器上的龙纹差异,生动展现了龙形象如何随时代变迁而融合多元艺术风格,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匠心传承:纹样中的技艺与哲学 “龙纹的每一处线条都暗含匠心。”杨小庆特别强调,传统龙纹构图讲究“形神兼备”,如宋代缂丝中的云龙纹需遵循“三停九似”法则,而皇家建筑上的九龙藻井则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现场展示的故宫龙袍纹样、敦煌藻井龙纹等珍贵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妙与深厚的文化寓意。当代创新:让龙纹焕发新生 在讲座尾声杨小庆提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6月4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习双选会。此次双选会吸引了二十余家知名企业参与,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岗位,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图为校企交流现场)(图为参会企业名单) 校企交流:共商合作新篇 活动伊始,副校长朱尚玉在A32N208会议室热情接待了到访的企业代表,并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座谈。朱尚玉首先对各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校企合作是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双选会为契机,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较强,非常期待与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双方还就实习基地建设、师资互聘等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图为周建致辞)领导致辞:寄语学子成长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的双选会开幕式上,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