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感知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于5月11日至5月17日组织2024级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赴安徽黟县屏山写生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徽州古韵·设计新生”为主题,将传统写生与非遗体验、文化考察相结合,助力学生从自然与人文中汲取创作灵感,探索艺术与设计的融合路径。(图为屏山写生照片) 此次写生特别增设非遗文化实践模块。学生们在屏山基地体验了传统扎染与蜡染工艺,通过浸染、捆扎、绘图等步骤,将徽州山水意象转化为布艺作品。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李同学表示:“扎染的随机性与设计感让我重新思考‘自然’与‘人工’的平衡,这种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对空间设计启发深远。”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责任感。(图为学生扎染、蜡染照片) 写生期间,师生还前往齐云山景区采风。齐云山以其丹霞地貌、道教文化与徽派古民居闻名,山间的摩崖石刻、太素宫、月华街等景观,成为学生创作的灵感源泉。视觉传达设计专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9
五月的风,带着皖南的柔情,悠悠掠过黄山黟县屏山的黛瓦粉墙。5月14日至15日,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和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带队,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教学质量主管方向莉和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虞淑君陪同,共同奔赴屏山写生基地,探望在此间挥洒青春的写生师生。(图为学生写生现场) 探望期间,领导们满含关切,与师生亲切攀谈。他们穿梭于写生基地、宿舍和食堂,满是对师生的牵挂。交流中,学习的鼓励、纪律的强调、安全的提醒,都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师生的心。他们殷切盼着学生珍惜写生时光,用心体悟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每笔色彩都化作艺术修养的养分。(图为领导一行了解写生和就餐情况) 采风过程中,带队教师尽显高度责任感。他们不辞辛劳,于正午骄阳下、夜晚灯火中,为学生作品展开一对一的专业点评与悉心指导。其间,师生同餐共寝、并肩学习,情谊在朝夕相处中愈发深厚,恰似屏山秀水般和谐融洽。(图为带队教师悉心指导学生作品)写生实践属艺术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眼睛捕捉风情,用心灵感受建筑之美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6
为强化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道德素养,5月14日,艺术设计学院青马工程培训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之道德讲堂”在A1W301开讲。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王笑笑老师主讲,全体青马学员参与,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与实践承诺相结合的方式,引领青年学生扣好“文明”这粒人生纽扣。讲堂伊始,王笑笑以“礼者,天地之序也”为切入点,阐释“礼”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使命。强调“礼”不仅是行为准则,更是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根基。老师的讲解让学员们认识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弘扬中华礼仪之邦精神的时代使命。 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堂重点解读了校园明礼之行,从言行(倡导主动问好、举止得体、杜绝陋习)、课堂(强调认真听讲、尊重师长、以规范的课堂礼仪彰显求学态度),餐桌(主宾有序、食不言哗、光盘行动)三方面解析校园礼仪规范。通过视频案例,同学们深入理解“于细微处见修养”的文明真谛。(图为王笑笑老师讲课) 活动最后,全体学员签署《文明礼仪承诺书》,承诺守校规、尊师长、行光盘、传文明理念,王笑笑总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5
5月14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在学院会议室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会议,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总支书记钱琳及全体党员参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主持。(图为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钱琳传达了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及校党委关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通过详细阐述各项条款,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使与会人员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认识,明晰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准确践行规定要求。(图为钱琳领学) 随后,全体党员同志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反腐为了人民》。影片通过真实案例,深刻揭示了腐败行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党中央坚决打击腐败、维护党纪国法的坚定决心。通过视频学习,党员们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进一步增强了廉洁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4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5月13日下午,芜湖琦利品牌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许经理赴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座谈交流。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钱琳、骆琼以及院长助理虞淑君参与交流,双方围绕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就业对接等议题深入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图为座谈交流会现场) 座谈会上,琦利品牌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许经理详细介绍了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规划。公司深耕品牌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及新媒体运营领域,业务覆盖范围广。负责人表示,公司对具备创意能力应用型人才有着迫切需求,尤其需要熟练掌握视频剪辑、产品包装等相关技能的学生加入。学院领导系统介绍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重点围绕2021级学生就业需求与2022级学生实习安排进行说明。同时,学院诚邀企业参加双选会,根据公司岗位需求,从2022级学生中择优选拔人才,进一步为实习就业工作筑牢合作基础,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此次座谈交流会为校企双方搭建了深度合作平台。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战略,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就业机会;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14
5月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薛遥老师在博艺楼W310教室成功开展校级观摩课活动。本次观摩课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青年教师参与,为教学创新与技术应用提供了生动范例。(图为课程截图) 课堂伊始,薛遥老师以“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AIGC技术(特别是Stable Diffusion模型)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路径。课程采用“项目式专题实践”模式,按照“基础训练——技术实现——成果输出——用户评测”四个阶段展开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数据可视化、桑基图、音频可视化等核心技能,还学习了如何运用AIGC工具生成创意图形设计,实现非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 (图为课程截图) 在技术实操环节,薛遥详细讲解了Stable Diffusion模型的运行原理及参数设置技巧,包括大模型选择、正负向提示词优化、VAE模型适配等内容。他强调,AIGC工具的使用需注重“技术逻辑与设计思维融合”,并引导学生通过“分解结构型”“交集型”等创新思维框架完成非遗主题的系列图解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09
4月28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湾沚镇综合文化站联合举办的 “文润沚津 校政同行 同心筑梦‘非遗印记·光影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正式启动。此次大赛旨在通过摄影这一艺术形式,挖掘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活动将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文化站的联动优势,鼓励广大师生及摄影爱好者深入生活,用镜头捕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瞬间。活动现场,展示了部分与非遗相关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生动呈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图为大赛现场)(图为同学参观大赛作品)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赛,激发更多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湾沚镇综合文化站负责人也指出,此次与高校合作举办摄影大赛,是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校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未来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图为师生合影)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08
5月7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在A1W301开展了2024级学生写生实践动员大会,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院长助理虞淑君,带队老师班石、韩旭、刘春亭、张洪亮,辅导员何德旭及24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动员大会。(图为动员会现场) 会议伊始,周建介绍了此次写生课程的具体安排,写生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17日为期7天,写生期间学生将在屏山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训练课程。随后,虞淑君介绍了外出写生的行程安排、安全管理相关事宜及在外期间需注意的防疫事项等要求。接着,带队教师们强调了同学们要以集体为重,要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得单独行动,将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图为周建发言)(图为虞淑君发言) 会议最后,周建指出写生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的特色课程之一,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而言大自然的美与当地的淳朴民风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体验,希望同学们珍惜本次写生机会。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