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3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会全体大会在博艺楼(A11)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往年的工作经验与成果,同时展望新年,规划学生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参会人员包括胡亚男老师和张旭老师以及学生会全体成员。(图为会议现场) 会上,胡亚男老师首先发言。她对学生会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针对2025年提出以下工作重点: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理论学习等方式,引导广大同学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任务,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非遗传承系列活动,助力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三是持续推进学生会自身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培养,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四是加强与其他学生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紧接着,张旭老师也发表讲话。他结合当前社会趋势和新媒体的发展,深入剖析了学生会未来的走向。他指出,在新的一年里,学生会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网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1

3月19日,一场以“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学主题会议成功举行,基础教研室的全体成员线上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教学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图为线上会议截图) 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李任梅老师阐述了开展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她指出,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逐渐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从绘画、设计到文学创作,人工智能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教学中的应用,以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艺术人才。(图为线上会议李任梅发言) 在主题分享环节,韩旭老师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在基础绘画教学中的实践”的报告。他、她通过展示一系列学生作品,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绘画软件辅助基础绘画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构图、色彩搭配等基本技巧。在热烈的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在艺术创作课程中合理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传统艺术创作方式”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和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1

三月,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也是雷锋精神闪耀的时节。为响应社会号召,传播非遗文化,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同学们社会责任感与爱心,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产品2301班全体学生在芜湖湾沚区东湖幼儿园开展了“雷锋精神刻我心,走进校园传非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当日,志愿者们精心筹备,提前与东湖幼儿园校方取得联系并沟通妥当。同时,与小朋友们进行深度的交流,拉近彼此距离,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非遗文化面塑授课环节,志愿者们通过播放关于非遗文化面塑的视频,带领小朋友一起学习了解非遗文化的种类,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随后,拿出面塑材料,引导小朋友初步认识面塑,传授面塑知识,让小朋友们感受非遗文化内涵,展示并教导他们如何制作面塑,鼓励小朋友传承非遗文化精神,探索更多非遗文化。(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面塑知识)    授课结束后,志愿者们陪伴小朋友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包括给小朋友们讲雷锋精神的故事,让雷锋精神在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在室内玩木头人、萝卜蹲等游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小朋友们尽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1

为了提升产品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使用智慧课堂辅助教学的频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过程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设计专业教师运用AIGC融入课堂和设计实践的能力,构成形成性评价体系。3月19日下午在艺术设计学院A11E406开展智慧课堂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讨论会,会议由全体产品设计教研室教师参加,李广栋主任主持,会议共分为两个阶段有序进行。(图为李广栋主任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李广栋主任运用交互设计流程与方法课程作为核心案例,讲解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过程管理技巧和展示线上课堂教学资料。得到了教研室教师的一致好评,纷纷在会后向李主任求教相关经验。薛遥老师使用摄影课程素材作为智慧课堂的分享内容,讲述在摄影课堂中,摄影影棚的硬件设施和智慧课堂的软件设施,如何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生成出课堂的“化学反应”,帮助学生打造沉浸式课堂,提升学习兴趣。  温馨老师运用生活用品设计讲述智慧课堂过程管理方法,李明月老师运用产品功能设计课程讲述智慧课堂课程体系,刘富营老师运用产品程序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0

3月19日,环境设计专业全体教师于艺术设计学院N104开展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活动。会上,教师们踊跃分享教学成果。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教师表示,学生在实际项目驱动下热情高涨,设计作品在各类竞赛中表现突出,不少学生借此获得实习机会;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师称,课程满意度大幅提升,期末成绩也更理想。案例教学促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更为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法则切实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图为会议现场) 面对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教师们聚焦课程体系优化深入探讨。有教师提议增设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应用课程,以契合行业前沿趋势;也有教师建议整合现有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教学,同时强化跨学科课程设置,如融入生态学、心理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成果斐然。教师介绍加强教学与企业合作途径,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学生在实践中能力显著提升,众多学生收获企业实习意向;还有教师分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助力学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针对实践教学中企业参与度低、部分学生不适应自主及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0

为了积极响应“雷锋月”活动号召,3月19日由艺术设计学院数媒2302班全体成员举办的一场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文化热情的 “徽韵剪纸行,志愿共传承” 志愿活动,为古老的徽派剪纸艺术传承注入了全新动力。(图为志愿者合照) 剪纸艺术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地位的确认,体现了剪纸艺术在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  活动当天,同学们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迅速投入到剪纸创作中。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与徽派剪纸传统技艺碰撞出了奇妙火花。大家将现代流行元素融入剪纸图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同时,运用所学的专业设计知识,对传统徽派剪纸的构图进行改良,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图为活动现场)(图为志愿者作品展示)  “徽韵剪纸行,志愿共传承” 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大学生们亲身领略了徽派剪纸的独特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相信在这些充满热情与活力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0

3月19日下午一场聚焦学术前沿的讲座——《中国帝陵石雕艺术的数字赋能与创新传播研究》国社科重点项目分享,在艺术设计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在学术与艺术领域成果丰硕的西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学科带头人张辉教授担任主讲人,吸引了艺术设计学院众多师生前来聆听。(图为骆琼副院长主持会议)  张辉教授在学术和艺术领域成就斐然。他身兼数职,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还是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其个人荣誉众多,荣获教育部颁发的指导教师一等奖2项,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及一等奖,索尼世界摄影银奖,陕西摄影奖等。在科研方面,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并主持文化部及省级重点等9项课题。同时,他出版教材及专著8部,艺术作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美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等百余次,还前往土耳其、韩国及平遥等地举办个展9次。(图为张辉教授讲座)   讲座伊始,张辉教授介绍了《中国帝陵石雕艺术的数字赋能与创新传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0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3月19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视传2202班于陶然餐厅前开展“传承非遗,共建未来”志愿服务活动。运用在学习中制作的非遗主题的宣传海报和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和热爱非遗文化,共同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来。(图为志愿活动现场) 活动前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作品展的筹备与布置工作,精心选择参展的海报作品,希望能通过现代化的演绎引导观众欣赏非遗之美。在展览期间,志愿者们化身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使者,为前来参观的观众提供详细的讲解服务。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每一幅海报中所蕴含的非遗元素以及背后的文化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每一项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志愿者们还进行现场秩序维护、活动组织等工作,确保展览的顺利进行。(图为志愿活动现场)(图为全体合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