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整合校政资源,搭建校政合作平台,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7月1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在胡亚男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罗保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润沚津,校政携行”同心筑梦创意绘画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指导小朋友们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图为胡亚男老师指导学生展示作品) 活动现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小朋友们讲解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色彩搭配知识。在学生们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纷纷拿起画笔,尽情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制出一幅幅充满童趣和创意的画作。(图为小学生作品)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创作出了“丰收的季节”“保护环境”“远离病毒”“机器人讲故事”等优秀作品。随后,胡亚男为富有创意绘画出色的小朋友贴上了奖状并颁发小礼品。(图为活动现场) 此次创意绘画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还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和快乐。丰富了社区小学生的文化生活,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7月以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青年学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号召,组建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一线,积极开展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用昂扬向上的姿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共绘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蓝图。由艺术设计学院产品2202班级组织的“青春奉献 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在徐昭鑫和汪冰啸老师的指导下,于7月15日前往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溜溜果园产业园区开展“果香行动,志启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志愿者于产业展览馆大厅合照)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深刻感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运作方式,增进对农业生产流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农业生产过程或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本地农业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并尊重农业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产业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培育自身的志愿服务精神,




6月30日至7月15日,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心理学》课程作业展在A11博艺楼一层展厅举办。本次作品展共展示10幅优秀海报、10个空间情感表现作品,由孙浩成老师带领环境设计专业2201、2202班的同学们组织布置《设计心理学》课程优秀作业展。(图为展览现场) 《设计心理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心理学对设计的影响、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样式、结构及外观,并且能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品色彩、表面质感等方面对设计心理的影响。(图为学生参观展览)(图为全体师生合照) 活动最后,全体参展老师、学生合影留念。此次作品展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创意才华,也体现了同学们用心创作的成果荟萃,内容足够丰富,形式足够多样,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融合创新的展示平台,充分体现出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坚持不懈。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厚植爱农情怀、投身社会实践,7月12日至7月15日,由艺术设计学院动画2201班组织的“绿野青春”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龙尾张村,联合龙尾张村南湖生态公园社会实践点,在指导教师汪冰啸和邢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调研访谈、环保宣传、农业技术支持等形式,探寻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寻绿之旅”。 (图为活动合照)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各项农事体验项目中。他们挽起衣袖,走进农田,亲自参与播种、除草、采摘等农事活动,亲身感受农民劳作的辛勤与大自然的神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农具,还了解到许多关于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图为同学们参与农作活动) 同学们通过了解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懂得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窍门,如减




为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传承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024年7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织“红色行者”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民主社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7月8日,“红色行者”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金沐云、王大婷的带领下前往西河古镇——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新四军及三支队的历史沿革、新四军战士在芜湖县周边开展的四场重要战役以及新四军队伍在西河周边开展的民运工作。这些珍贵的图片和资料无声胜有声地诉说着无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中共同追忆先烈事迹,回望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岁月中的不屈与抗争,感悟先辈们爱党爱人民的赤诚之心。(图为参观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图为参观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图为参观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走访附近居民,




为进一步关注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延续和传承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服务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2201班的学生在周晨茜老师和汪冰啸老师的指导下,赴芜湖市湾沚区三元小学进行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对农民工子弟成长的关爱之心,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合作学校认可的同时,被湾沚区三元小学校领导高度赞扬。(图为志愿者合照) 此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主办,旨在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乡村地区,帮助当地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促进其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30余名大学生组成,他们将在湾沚区乡村的学校进行授课及咨询工作。活动首日,由产品2202班组织的“‘心’力量”实践团队成员与乡村学校的师生们进行了热情的互动交流。团队成员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还通过游戏、故事、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图为志愿者合照) 此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主办,旨在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乡村地区,帮助当地儿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艺术设计学院23级辅导员王笑笑老师、产品教研室赵成老师带领由产品2301班组织的“薪火”实践队行动起来,将知识与热情带到了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孙岗村。这群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孙岗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提升了个人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活动期间,“薪火”实践队队员首先分组深入农户家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教育水平以及对当前政策的反馈和期望。同时,将孙岗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以艺术应用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增强了孙岗村品牌的辨识度。(图为村民填写调查问卷)(图为团队成员参与墙体彩绘)(图为墙体彩绘成果)(图为成员进行包装调研) 为了进一步挖掘孙岗村的文化价值,实践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旅游纪念品,这些纪念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元素。(图为纪念品)通过这次“三下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梦绘乡途,营彩青春”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王大婷的带领下前往湾沚区花桥镇天源时光创意营地开展墙绘美化乡村活动。(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志愿者们走入乡村,与当地村民、营地工作人员同吃同劳动,共话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通过细致地调研走访,队员们对天源时光创意营地的产业结构、文化传统有了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实地考察完后,队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就所了解到的营地特色和营地负责人形象为营地设计主题IP墙绘。(图为学生作画)(图为学生调色)(图为成图比对)(图为定制IP形象墙绘) 墙绘工作的圆满落幕后,队员们并未停歇脚步,而是迅速开启了调研活动的新篇章。队员们深知,墙绘虽美,但乡村振兴的深层内涵远不止于此。他们带着对乡村未来的深切关怀,深入田间地头,对当地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收入状况以及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采访。(图为采访村民)(图为采访工作人员) 采访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