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至18日,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兼科技处处长助理李广栋、产品设计专业用户体验设计方向教师薛遥赴海南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用户体验大会。大会以“数智融合、价值创造”为主题,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领导、全国政协委员、用户体验资深专家以及企业高管等重量级嘉宾,共同交流用户体验政策牵引、用户体验价值度量、数字化驱动用户体验新模式、人工智能+用户体验等多个话题,积极探索用户体验创新之路。
(图为参会教师会场合影)
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与电子产品用户体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中国用户体验创新联合体主办,由北京科电联盟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于16日上午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秘书长李勃在会议主持中围绕本次大会“数智融合、价值创造”的背景,对用户体验如何推动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图为会议主持现场)
会议篇章一:用户体验政策牵引。在第一篇章中,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理事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蒋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周大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郭楠共同交流用户体验政策牵引,为用户体验未来发展及对行业影响做了重要阐述与指示:用户体验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有助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生态体系构建,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是企业实现产品质量变革与技术创新,促进供给侧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图为会议篇章一现场)
会议的篇章二:用户体验价值。在会议中兴业银行数字运营部用户体验处兼平台运营中心平台建设处处长林春丽,围绕“数字化体验驱动业务增长-从埋点标准化到体验增长闭环的全链路实践”主题,从数字化视角下,重新讲述了“用户体验” (UE),并定义体验的三层架构,明确体验工作范畴。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杨靖围绕“用户体验赋能产品价值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向上路径探索”主题,从汽车品牌力测量结构模型、产品价值构成、汽车新体验研究体系等多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会议的篇章三:数字时代的用户体验创新。在会议中小米AIoT开放实验室主任陈洋围绕“基于用户意图的人车家全生态互联体验评价模型”主题以构建人车家全生态跨端迁移、多端协同、无缝互联的体验评价模型为总体目标阐述了关联的核心思路。蚂蚁集团资深前端技术专家张玉瑜从“数字化浪潮下的用户体验洞察”的角度出发,以当下用户体验发展现状与挑战、定标准、多模态体验问题诊断大模型等多个方面分享自己的体会。
(图为会议篇章二、三现场)
会议的篇章四:人工智能+用户体验创新。在会议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用户与市场研究所副所长吴淑燕,从AI变革客户体验管理新范式的角度详细的解释了为什么客户需求和技术进步始终是驱动体验创新的核心动力。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工程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警吁围绕“智能时代对用户体验研究带来的挑战”主题,从人工智能对用户体验研究的影响:冲击、更新与跃迁三个角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表述。中国电信研究院战略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成,从“数读AI 终端:体验视角下的下一代交互革命”的视角出发,从用户认知、场景与行为、商业模式等方面深度解析了AI终端总体的认知程度。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用户体验专家委员原雪梅围绕“AI +全链路生态培养—用户体验人才培养新范式”主题从当前UX发展的核心矛盾与人才瓶颈、AI时代UX人才的核心能力模型、用户体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做了深入地讲解。
(图为会议篇章四现场)
会议最后篇章五:用户体验创新发展。圆桌对话中相关专家针对用户体验(UX)行业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思考框架从涵盖核心驱动力、实践突破点及未来挑战等多个方面提出交流分享,供相关行业从业者与决策者参考。随后参会人员又对人因智能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走访和现场调研。此实验室是津发科技创新研发配置面向人因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设计测评等方向和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解决方案。实验室解决方案支持基于多模态人因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并进一步进行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
(图为会议篇章五及调研现场)
择日,参会人员又对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进行走访调研,对学院的“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创意设计产业学院”“文旅产品创意设计专业群”“刘梅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四个省级平台进行了交流洽谈,设计学院王斑老师做了详细解说。最后双方就艺术设计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深度交流。
(图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现场调研)
此次中国用户体验大会之行及高校调研交流,是我院教师与全国用户体验同行进一步深度交流的良好契机,对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用户体验方向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为用户体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此次大会不仅是用户体验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更为人才培养的催化剂。通过整合产业资源、传播前沿理念、搭建实践平台,推动了用户体验从学术概念向产业价值的转化,也为后期产品设计专业用户体验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