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为践行文化乡村振兴理念,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白”实践团成员走进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陶艺制作与墙绘创作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深度融合,为乡村风貌提升与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图为队员们实践基地合影留念)                一、 薪火相传,让传统陶艺焕发新生  在陶艺工作室内,实践队员们利用当地黏土资源,开始制作陶罐、陶杯等实用器皿,同时融入乡村元素设计生肖摆件、民俗主题陶艺作品。团队还特别邀请王子凡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进行陶艺制作技能培训。然而制作过程中,队员们展示自己制作的生肖图案陶罐:“原来泥巴也能变成这么漂亮的东西,真是长本事了!”实践期间,团队共同完成了12余件陶艺作品,并协助村里进行墙绘创作,助力打造特色文旅乡村。(图为队员们进行陶艺创作场景)创作过程中,队员们专注于给陶艺作品精修细节,身旁的陶坯形态各异,每一件都藏着创作者的巧思。从揉泥时感受泥土的质朴温度,到拉坯、塑形时与陶土“博弈”,再到刻画纹理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16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感悟文化魅力、贡献青春力量。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漆扇承梦队在王笑笑、温馨、缪玲丽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合肥市肥西县丰乐镇三里村、肖家桥村、三河古镇等地,围绕 “漆彩肥西,扇绘华章 —— 传承非遗漆扇文化” 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扇骨泛着竹的温润,颜料似彩虹落于瓷盘。团队志愿者们执起孩童的小手,示范上漆的秘诀,指尖的温度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孩子们的想象力在扇面跳跃:有的将巢湖波光化作群青,有的把村口老树绘成浓绿,颜料蹭在鼻尖,像颗俏皮的朱砂痣。团队成员穿梭其间,袖口沾着颜料却笑意盈盈,每一抹色彩都是童心与传统的碰撞。(图为漆扇制作教学现场)  社区内,团队志愿者及指导老师现场示范制作技艺,指导村民与孩子们分组实践,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在扇面上绘出乡村美景与心中梦想,让漆扇成为承载文化与童趣的载体。同时,团队推动漆扇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15
  •   7月7日上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无为市蜀山镇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署仪式,在蜀山镇人民政府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蜀山镇团委书记仇杰主持,蜀山镇党委书记王万玉、无为市团委副书记程京生、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何德旭,及学生潘昊陵等7人出席。(图为实践基地签约会现场)   仪式上,主持人仇杰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胡亚男表示:“蜀山镇周边的风景非常美丽,今天我们团队来到这里目的是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经历,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了解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和第二课堂。为此我代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团总支向蜀山镇团市委、团委表示感谢。”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也在会议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魏文静指出,蜀山镇非常欢迎高校青年人才走进基层、助力发展,也将为学生实践提供坚实保障。团无为市委副书记程京生在讲话中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校地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8
  •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村,以陶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开展非遗活化、红色墙绘、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多元实践,探索“非遗+文创+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以陶为媒:文创设计唤醒千年窑火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带领下,团队首站探访仅存框架的古陶窑遗址。“窑火已灭,传承未断”成为队员们的共同信念。产品设计组挖掘陶文化元素,开发出“长征路线图”陶瓷拼图、红色故事陶刻书签等系列文创,将破碎陶片转化为参数化艺术设计素材,推动“陶+”创意落地。李和平表示:“青年学子用现代设计激活传统文化,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创新实践:团队融合陶艺纹样与红色基因,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成果转化:“陶韵红飘带”等设计元素未来将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图为团队考察古窑遗址并研究陶片特征) 二、以墙为纸:红色壁画凝聚乡土精神艺术设计组选取村屋墙体创作《薪火》主题壁画:左侧窑火映衬五星,象征红色基因扎根乡土;右侧青瓷纹路化作稻浪,展现产业特色;中央篆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6
  • 7月2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湾沚区湾沚镇新丰村联合主办的“御风乘艺,鸢翔非遗”风筝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放飞仪式在新丰村村委会会议室顺利举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团委书记随小莉、湾沚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董瑞瑞、新丰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主任余斌、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团总支书记胡亚男,以及风筝设计大赛获奖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图为颁奖仪式现场) 政校携手启幕,共话文化传承  活动伊始,随小莉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她指出:“此次大赛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助力非遗活化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的创意为传统风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董瑞瑞表示:“新丰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基地,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图为随小莉致辞) 青春力量绽放,非遗焕发新生  颁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经过激烈角逐,手绘组和平面设计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随小莉与董瑞瑞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金亮与余斌为二等奖得主颁奖;陶涛与胡亚男为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4
  •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非遗传承・设计赋能”2025年青马工程结业暨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A1w301隆重举行。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辅导员吴航、汪冰啸、张旭、王大婷、王笑笑,以及各班级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全体成员奏唱国歌)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齐唱国歌,激昂的旋律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与使命感。随后,金亮致辞,他深刻阐述了青马工程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围绕“非遗传承・设计赋能”的主题,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设计专业知识为非遗注入新活力,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图为金亮致辞)   在青马工程结业仪式上,胡亚男发表讲话。她回顾了青马工程开展以来的学习历程与收获,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在即将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同时,她详细解读了《关于开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
    艺术设计学院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