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了解芜湖地区红色精神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红色精神的深入学习,同时响应团中央有关高校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2022年6月-7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红色之旅”团队前往芜湖市王稼祥纪念园,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宣传王稼祥个人先进事迹与卓越贡献并加强劳动教育,维护纪念园环境卫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成员们自我开展了生动地党史文化教育,坚定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步伐,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图为全体队员合影) 在出发前往王稼祥纪念园前,团队成员首先了解王稼祥生平英雄事迹,并结合专业所学制作了英雄人物宣传海报。到达王稼祥纪念园后,成员开展了卫生环境清扫活动,大家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品质,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活动开展井然有序。 在进行清扫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很多游客,团队成员主动分发了宣传海报,并向其介绍了王稼祥的光荣事迹,宣扬了芜湖本土的红色精神文化。活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企




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美育精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点亮乡村,绘制美好未来”“向阳”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梁媛慧的带领下,于2022年6月15日——2022年7月10日赴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马厂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服务团成员贯彻“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的主题,利用自己的的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志愿服务活动照片) 连续两年来“向阳”实践团积极参与了6次这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与湾沚区自来水厂“联合创建”的墙绘活动、在湾沚区自来水厂至东湖公园区域开展井盖美化社会实践活动及节水宣传教育活动,服务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有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深感体会。向阳”实践团此次开展“艺术点亮乡村 绘制美好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墙绘、美术教育、文艺汇演及节水宣传的形式为乡风文明注入新活力,有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铺就乡村振兴“文明底色”。截至目前,2022年团队社会实践活动已获得多篇媒体报道。其中包括国家级媒体报道(中青校园)2篇、




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的2022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安徽赛区评审于2022年7月中旬举行。此次安徽赛区共收到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33所高校推荐省赛参赛作品1065件作品。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之下,经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定及公示,今年艺术设计学院共获得一等奖2项(其中一个推荐国赛),二等奖14项,三等奖10项,总计26项,获奖率(获奖作品数与我院参赛名额的比值)达到65%,等级奖数量和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图为部分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获奖作品)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工业设计一流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本科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承办,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协办的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技类赛事,自2012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年共五届,在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获奖价值极高。(图为获奖名单) 此次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安徽赛区评审艺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对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2617项通过专家评审;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65项,新疆项目19项,西藏项目1项通过专家评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30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8项通过专家评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项课题获批立项,其中艺术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艺术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这是我校自转设以来获批的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和青年基金项目。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教师夏月曼申报的《非遗文化在动态图形设计中的价值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为例》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立项,获批经费10万元,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教师薛遥申报的《汽车人机交互界面的适老化设计研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获批经费8万元。(图为评审结果公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覆盖面广、影响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历来是各高校竞争




为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团中央有关大学生“三下乡”的批示精神,落实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同时提升全民节水意识,充分调动市民参与节水宣传、教育和社会实践,艺术设计学院“向阳”实践团在辅导员梁媛慧的带领下,前往湾沚区自来水厂,围绕“艺术点亮乡村,绘制美好未来”主题开展节约用水宣传返乡实践活动。(图为部分优秀画作) 活动开展前期,实践团成员们以“爱水节水”为主题,充分发挥美术专业的优势性,用笔墨语言绘制出一幅副主题鲜明、创意新颖的画作,举办此次海报作品展。(图为活动现场) 作品展吸引不少路过市民驻足观看,志愿者们向现场市民积极介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普及节水知识,解答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节水问题,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和实用方法,引导市民们树立用水危机意识,并邀请市民们写下节水爱水的宣传标语。(图为市民们参与活动)(图为市民手写的宣传标语)(图为全体志愿者合影)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也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同学们节水文明素养,强化了节水观念意识,争当




为喜迎二十大,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引领大学生成为时代责任的担当者,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青春小队”15名同学赴六安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党史学习宣讲活动。活动以参观学习、文创设计、红色宣讲、社会调研为主要活动方式,追朔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结合专业优势,设计红色文创实践队通过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六安当地红色文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提取纪念馆内地标性的建筑元素,并采用了信工蓝和亮红的配色设计了书签、扇面、帆布袋、海报等文创产品,宣传红色文化,彰显信工青年担当。作品展示:(书签)(扇面)(帆布袋)(宣传海报) 二、挖掘红色故事,担任红色向导在活动准备阶段,团队成员提前学习皖西革命历史,了解馆内“辉煌历史、将军摇篮、浩气长存、红韵流长”4大版块和“名人荟萃、星火燎原、红旗飘扬、抗日烽火、千里跃进、将军风采、浩气长存、红韵流长”8个单元故事,并学习熟知纪念馆内参观、展览、综合服务流程及内容,为活动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为全面了解实习学生情况,加强校企合作,考察实习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骆琼,院长助理金亮于7月12日下午前往芜湖东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企业走访并看望在企业实习学生。在走访过程中,骆琼一行人看望了在企业实习的学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了解学生实习生活、住宿等方面情况,嘱咐学生要遵守实习纪律,虚心学习,经常和学校、企业导师保持联系,注意自身安全等。(图为实习学生工作环境) 访中,参观了企业工作环境,认真了解了企业的发展与人才需求,听取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并与企业就实习、就业、项目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图为参观企业工作环境)(图为参观企业直播间) 此次企业走访让实习学生感受到了学院对他们的关心,增进了校企双方的沟通和联系,提高了实习工作的成效,推动我院教学质量高质高速发展。




为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学院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教职工在团队集体活动过程中增加交流互动,促进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进一步促进家属与学校的交流认知,7月7-9日,艺术设计学院工会携手招生就业处一同组织团队赴皖南,开展了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主题的三日团建旅游活动。(图为漂流景象) 在泾县“绿林谷景区”,有被誉为“皖南生态第一漂”,号称矿泉水上的漂流,在此大家激情澎湃,尽情释放自我,冲激流,过险滩,人随茷流,戏水玩耍,物我两忘,其乐融融。 在歙县“阳产土楼”,与古徽州建风格筑截然不同,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山寨,山民取红壤、木材筑楼栖息,数百年沧桑,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建筑群。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神往的地方,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图为歙县“阳产土楼”) 与“阳产土楼”相似的是,歙县的“石潭村”也是尚未开发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交通不便,旅游大巴都要转乘七座的小面包车,山路崎岖狭窄,坡陡弯急,可是当地司机开车生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