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月25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联合湾沚区血防站党支部开展“敬老情深爱相传,雷锋精神伴我行”主题党日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带去温暖、关怀和祝福。(图为活动合影) (图为志愿者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一起玩起了有趣的游戏互动,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敬老院。这不仅锻炼了老人们的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手工制作环节更是让老人们乐在其中,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准备了各种手工材料,耐心地教他们制作手工制品。老人们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和志愿者们交流着生活点滴,场面温馨而感人。(图为活动现场)(图为志愿者与敬老院老人画画) 此次敬老活动的开展让志愿者们亲身感受雷锋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下一步,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将持续以“联合创建”为抓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加强支部合作,引领青年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为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学习雷锋,关爱老人”的光荣传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2202班于3月25日前往湾沚区红林养老院开展“敬老情深爱相传,雷锋精神伴我行”敬老院慰问志愿活动。(图为志愿者活动集体合照) 下午两点到达敬老院,同学们代表全校师生,为敬老院送上了水果和生活用品。优秀班级干部和老人们促膝长谈,详细询问和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声细心的嘱咐,让老人们倍感温暖。志愿者也是各尽所能,陪老人们一起跳舞、画画、聊天,听老人畅谈家中往事,倾听老人的心声。在与老人的交流中,许多志愿者感受到了老一辈人的坚韧和乐观,这些优秀的品质激励着年轻人在未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图为志愿活动现场) 活动结束,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人们,但他们所传递的爱和温暖将留存于每个人的心中。本次志愿活动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也再次证明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奉献和关爱始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




为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课程和师生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改革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典型,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3月22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A11博艺楼E105教室组织开展学院教学改革课程观摩课,主讲人:赵成,主讲课程:产品营销策划。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以及各教研室青年教师参加此次观摩课。(图为观摩课现场) 观摩课授课过程中,赵成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全面梳理产品营销策划案基本流程,运用信息可视化课件全面梳理设计流程和营销内容体系,保证课程知识点入眼、入脑、入心;其次,以问题导向,针对学生问题,采取解决策略,使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方略,保证学生听得懂、听得会、会使用、出成果,深入认知营销策略的总结方法和活动策划的具体策略;最后,结合项目化以赛促学,基于教学改革基本要求布置第三阶段营销策划作业,知行合一,深度将理论转化成成果,并在成果输出的过程中,利用博思平台,全方位管控学生成果质量,保证项目化课程从课程设置、实训布置、理论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一体化教学建设。此次观摩课充分




为给大学生打造更加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同时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月21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湾沚区七房董社区签署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出席本次仪式的有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学工主管陶涛、团总支书记胡亚男,湾沚区纪委书记潘秀梅、湾沚区七房董社区书记盛习林及湾沚区七房董社区副书记汪婷。(图为会议出席人员合影) 艺术设计学院作为培养创新设计人才的重要摇篮,一直致力于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湾沚区七房董社区,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社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想场所。双方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舞台,也为社区带来了新鲜的创意和活力。胡亚男携学生团队在七房董社区樱花园开展了墙绘活动,受到游客广泛好评,同时为双方的合作打开了契机。(图为墙绘活动现场) 社会实践基地将为学生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机会:一是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项目,如壁画




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工作安排,3月2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2023年度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评审会在博艺楼N209会议室顺利召开。由副院长周建、副院长骆琼,以及赵虹、李广栋、陈倪、李任梅、范李敏5位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参加会议。评审会上,周建介绍了2023年度大创项目结题组织情况,对评审办法和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的验收评审要求。评审小组针对结题材料完整性、预期目标达成度和创新性等内容对大创项目结题材料进行了认真评阅,并就部分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图为大创验收评审会现场)评审小组成员秉持着认真严谨、公平公正的要求完成了本次验收评审。2023年度大创立项项目共计94项,其中国家级大创23项,省级大创71项,经验收评审,最终提交结题材料共94项,结题成果对比任务书项目预期目标基本保持一,顺利通过验收。本次结题验收评审,有利于督促各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实践和执行。学院今后将不断加强对大创项目各阶段的管理,严把入口,抓实出口,




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加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不断探索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方法。3月20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共分为六个分会场。这次集体备课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品德和艺术性的艺术设计人才贡献力量。 第一分会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老师们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A11N405联合举办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赵虹老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娜、郝峰山、李雅婧老师及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名老师参加活动。 课程思政备课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课程实践教学。多位视觉传达设计任课教师通过讲解自身教学课程课程思政内容挖掘方式。其中杨芳老师以《设计文案》课程为例,讲述了以观看《大圣归来》微电影广告的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梁若翔老师以《专项训练》课程为例,讲述了项目化教学中文化传承和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郝峰山老师提出,课程思政对于教育教学效果的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倡导人人兴绿、植绿、爱绿、护绿的文明风尚,3月20日,艺术设计学院数媒2202班在校园内的劳动苑开展“奏响树之乐章,愿绿茵常驻心中”植树志愿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志愿者向工作人员学习了树苗种植和养护技巧,随后带着铁锹、水桶等植树工具,热情满满地投入到了植树活动中。现场不仅有忙碌的身影,还有欢声笑语,有的扶正树苗,有的填土和浇水,每一棵新栽下的树苗都代表着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对未来的希望,同学们也在劳动中交流,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在汗水中体验成长。(图为活动现场)(图为植树活动现场)(图为志愿者合照)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抹绿意,更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为他们的青春记忆种下了一片绿色的希望。下一步,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3月18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设2202班前往湾沚区老年大学组织开展“非遗新传,情暖桑榆”志愿服务活动。(图为油纸伞上色)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和老年学员们结对成组,油纸伞组和团扇绘画组的志愿者们鼓励大家发挥创意,在团扇上绘制出自己的独特作品,老年学员们有的画出了盛开的牡丹,有的画出了飞翔的凤凰,还有的画出了寓意吉祥的祥云和莲花,每一笔都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扭扭棒编织组以趣味性图案和花色编织吸引了活力四射的老年学员,一位学员对志愿者说:“在活动中,我们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今天我们是同学,一起进步。”(图为团扇绘画作品)(图为扭扭棒编织) 活动最后,老年学员们与自己的作品以及志愿者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同时在活动中他们表示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生活越来越美好,不断勉励志愿者们要做“活到老,学到老”的践行者,不断充实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图为油纸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