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非遗传承・设计赋能”2025年青马工程结业暨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A1w301隆重举行。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辅导员吴航、汪冰啸、张旭、王大婷、王笑笑,以及各班级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图为全体成员奏唱国歌)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齐唱国歌,激昂的旋律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与使命感。随后,金亮致辞,他深刻阐述了青马工程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围绕“非遗传承・设计赋能”的主题,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设计专业知识为非遗注入新活力,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图为金亮致辞) 在青马工程结业仪式上,胡亚男发表讲话。她回顾了青马工程开展以来的学习历程与收获,激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在即将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同时,她详细解读了《关于开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




6月28日至3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主持工作)、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带头人史启新教授、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兼科技处处长助理李广栋一行人员赴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参加2025设计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新质时代的设计生产力”为核心主题,聚焦绿色包装与产业链创新发展、文创文旅产业资源整合与开发、AI时代如何构建设计跨学科协同创新等前沿方向,汇聚全国顶尖高校专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专委委员、头部科技企业设计先锋,围绕政策、产业、行业等热点,共同探索如何发挥设计创新的主导作用,激发设计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同时举办第17届中国之星设计奖、2024包装之星奖、世界之星奖获奖作品等多项主题展览。(图为参会教师会场合影) 本次大会由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主办,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组织,鲁迅美术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承办。会议于28日下午首先召开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常委工作会议,史启新教授作为设计委全国常委出席会议。会议主要议题讨论设计委的相关工作




为全面展示办学特色、增强招生吸引力,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6月底举办了校园开放日系列活动。活动涵盖院长说学院、专业宣讲、优秀学生分享等环节,并迎来湾沚一中师生专场参观,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化考生对学校学科建设与校园文化的认知。(图为活动现场) 活动同步安排校园实地考察,考生及家长走访双创中心、智慧教室等教学场所,感受智能化教学环境。值得一提的是,A11一楼大厅举办的大学生风筝节作品展,以创意设计展现艺术学子实践成果,成为开放日亮点,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图为作品展览) 专场深度体验:湾沚一中零距离感知艺术教育湾沚一中考生作为特邀群体抵校开展专项活动。在学院讲解员引导下,师生重点参观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核心区:一楼展厅:观摩学生获奖作品及毕业设计,直观感受专业培养成果;专业实验室与教室:实地考察数字媒体工作室、模型工坊等实践场地,了解先进设备与项目化教学模式;智慧教室体验:参与互动课堂演示,体会信息化教学的高效性与趣味性。通过深度走访,考生们对专业学习场景形成具象认知,多名学生表示“对艺术




为深入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环境设计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新路径,6月24日,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Ⅳ》课程成果展在学院一楼展厅顺利举办。展览由授课教师徐伟琴、张涛指导,在空间设计与表现社团的积极协助下开展。此次展览以设计展板、设计快题与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了课程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关注与一致好评。(图为作品展示) 此次成果展共展出学生作品20余组,内容涵盖城市社区口袋公园生态改造、滨水景观更新、乡村文旅景观设计等多个领域。每组作品从前期场地调研、概念生成到方案深化,均围绕真实项目需求展开,充分体现了项目化教学“真题真做”的实践特色。例如《织绿·共生——老旧社区口袋公园改造设计》方案,通过模块化绿植系统与交互式休憩空间的结合,提出了城市微更新的创新解决方案;《归园田居——乡村振兴文旅景观设计》则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融合,展现了学生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图为课程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参观者络绎不绝,师生们驻足交流,热烈探讨设计方案的可




6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艺术楼一楼展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作品集展览,展出的是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在《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中的知识手帐作品。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学院教学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选修理论课程,将该课程列为教改项目,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设计发展脉络,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理论根基。 在本次教学中,授课教师黄秋妍、汪姣姣大胆创新,采用知识手帐这一新颖形式助力学生学习。知识手帐要求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点,以手绘、拼贴、文字注解等多元方式呈现。这一过程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深度理解现代设计流派、代表人物及经典作品。(图为展出作品) 参与此次课程的环设2201班与环设2202班学生积极响应,精心创作了一本本独具匠心的知识手帐。手帐内容丰富,从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主义图案,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功能至上理念,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多元融合风格,均有细致入微的呈现。不少学生还结合当下设计潮流,对传




6月19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主办的写生实践成果作品展——《徽州印象》在湾沚镇综合文化站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呈现了学院大一年级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学生的50件优秀写生创作,展期将持续至6月30日。(图为学院师生与文化站工作人员展厅合影) 参展作品均来自为期一周的黄山古村落屏山驻地写生,学生以古建筑群风貌、山林景观等为创作素材,涵盖色彩、速写、综合表现等多种形式。既有对古镇风貌的生动捕捉,也有对山川草木的细腻刻画,以艺术之笔绘就自然之美。(图为布展现场) 湾沚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在开幕式上表示:“这是文化站首次与高校深度合作,既为在地文化注入了青春视角,也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艺术教育的成果。”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钱琳指出,写生实践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提升艺术表现力。该课程通过“田野调查+创作实践”的模式,即充分展现了学院大一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地域文化的专业敏感度。(图为作品展现场交流) 开展首日即吸引




初夏时节,生机盎然。6月18日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韶华织梦,星辰启程”2025届毕业生联欢晚会在A32大学生活动中心温馨上演。晚会旨在回顾四年青春岁月,展望美好未来,为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生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朱尚玉、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袁立庠、学生处副处长叶克军、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陈巧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钱琳等师生代表与全体毕业生共同见证了这一难忘时刻。(图为晚会现场) A32大学生活动中心内灯火璀璨,洋溢着温馨而励志的氛围。舞台背景板上“韶华织梦,星辰启程”的主题字样格外醒目,寄托了学院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这里曾是他们学习、创作、成长的地方,今夜,它再次成为毕业生们展示才华、抒发情感的舞台。(图为节目演出现场掠影) 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涵盖了舞蹈、歌曲、独幕剧、走秀等多种形式。毕业生们用活力四射的舞姿、深情款款的歌声、幽默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四年积累的才华与创意,也表达了对母校、老师和同窗的不舍与感恩。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心血,引发了现场阵阵掌




6月19日,全球领先的数字创意企业“数字王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启动岗前培训班,为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通道。此次合作聚焦数字内容创作、人工智能设计等前沿领域,旨在通过“双导师制”“项目化教学”等创新模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数字王国”的企业发展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图为岗前培训班师生合影) 数字王国中国区副总经理陈晓光表示:“此次合作将打破传统校企合作中‘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瓶颈。我们的工程师将与学院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学生将在培训中直接参与数字王国在研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据悉,培训结束后,优秀学员将优先获得数字王国及合作企业的实习机会,并有机会参与《流浪地球》系列、好莱坞特效项目等国际级数字内容制作。(图为数字王国中国区陈晓光副总经理讲话) 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指出:“岗前培训是双方深化校企合作的又一里程碑。此前,艺术设计学院已与数字王国在动画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