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切实加强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暑期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7月9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钱琳、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带队,联合实验中心副主任江鹏及实验室管理员,深入各教科研实验室,开展暑期前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图为检查小组检查集群渲染实验室) 本次检查紧扣实验室安全要点,围绕实验室基础设施维修、设备设施运行、用电用水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部分安全隐患及不规范问题,实验室管理员按照检查组意见立行立改,对于不能现场整改的问题,检查小组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和时限要求,确保隐患及时清零。(图为检查小组检查产品原型中心)(图为检查小组检查综合模型实验室) 检查过程中,检查小组重点关注了留校开展学科竞赛、横向课题的59名学生情况,叮嘱同学们务必严执行“实验申请-审批-报备-记录”全流程管理,时刻绷紧安全之弦。 钱琳在检查中强调:“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必须坚持'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实验实训




为确保暑期校园安全稳定,消除学生宿舍安全隐患,营造整洁有序的留校环境,7月9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学工队伍深入各学生宿舍楼,开展了离校学生宿舍安全卫生专项检查,并走访关怀暑期留校学生。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及全体辅导员们逐层逐间走访,重点对已离校学生的宿舍进行了细致排查。检查门窗是否锁闭牢固,水电开关是否完全关闭,各类电器插头是否安全拔出,并对宿舍内务卫生进行了查看,确保无垃圾积存、无易燃杂物堆放。(图为走访宿舍现场)在排查离校宿舍的同时,辅导员们不忘将温暖传递给暑期留校的学生。他们特意走访了留校学生的寝室,亲切询问同学们的暑期学习、生活安排与实际需求,细致叮嘱大家务必时刻绷紧安全弦: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不使用违规电器,注意用电安全;妥善保管个人财物,提高防盗防骗意识;保持宿舍卫生清洁与通风,注意饮食卫生;遇到任何困难或突发情况,务必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或学校相关部门。 本次检查不仅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更是为留校同学创造一个安心、舒心的暑期环境。让留校学子真切感受到“在校如在家”的




7月7日上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无为市蜀山镇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署仪式,在蜀山镇人民政府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蜀山镇团委书记仇杰主持,蜀山镇党委书记王万玉、无为市团委副书记程京生、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总支书记胡亚男、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何德旭,及学生潘昊陵等7人出席。(图为实践基地签约会现场) 仪式上,主持人仇杰首先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胡亚男表示:“蜀山镇周边的风景非常美丽,今天我们团队来到这里目的是构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经历,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学生了解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和第二课堂。为此我代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团总支向蜀山镇团市委、团委表示感谢。”蜀山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魏文静也在会议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学生在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魏文静指出,蜀山镇非常欢迎高校青年人才走进基层、助力发展,也将为学生实践提供坚实保障。团无为市委副书记程京生在讲话中对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校地




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生花”实践团队深入芜湖市花桥镇东门村,以陶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核心,开展非遗活化、红色墙绘、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多元实践,探索“非遗+文创+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以陶为媒:文创设计唤醒千年窑火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和平带领下,团队首站探访仅存框架的古陶窑遗址。“窑火已灭,传承未断”成为队员们的共同信念。产品设计组挖掘陶文化元素,开发出“长征路线图”陶瓷拼图、红色故事陶刻书签等系列文创,将破碎陶片转化为参数化艺术设计素材,推动“陶+”创意落地。李和平表示:“青年学子用现代设计激活传统文化,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创新实践:团队融合陶艺纹样与红色基因,设计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成果转化:“陶韵红飘带”等设计元素未来将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延伸产业链条。(图为团队考察古窑遗址并研究陶片特征) 二、以墙为纸:红色壁画凝聚乡土精神艺术设计组选取村屋墙体创作《薪火》主题壁画:左侧窑火映衬五星,象征红色基因扎根乡土;右侧青瓷纹路化作稻浪,展现产业特色;中央篆




7月2日,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与湾沚区湾沚镇新丰村联合主办的“御风乘艺,鸢翔非遗”风筝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放飞仪式在新丰村村委会会议室顺利举行。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团委书记随小莉、湾沚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董瑞瑞、新丰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主任余斌、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主管陶涛、团总支书记胡亚男,以及风筝设计大赛获奖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图为颁奖仪式现场) 政校携手启幕,共话文化传承 活动伊始,随小莉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她指出:“此次大赛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助力非遗活化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的创意为传统风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董瑞瑞表示:“新丰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基地,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图为随小莉致辞) 青春力量绽放,非遗焕发新生 颁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经过激烈角逐,手绘组和平面设计组分别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随小莉与董瑞瑞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发证书;金亮与余斌为二等奖得主颁奖;陶涛与胡亚男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7月2日下午,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为党员同志讲授专题党课,学院党总支委员、各支部书记、委员积极参与学习,并结合党课内容与本职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图为上党课现场) 党课伊始,钱琳书记围绕七一建党节的意义、党的光辉历程、党的伟大精神、党章的历史沿革与时代价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她指出,全体党员要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钱琳书记通过列举大量生动案例,从红色艺术作品中的精神传承,到新时代艺术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社会发展等实践,强调艺术设计学院的党员应发挥专业优势,以艺术之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设计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同时,他还对党员提出要求,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教育教学、科研创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图为钱琳书记上党课)




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在会议室组织并成功举办了“学在信工”学风建设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钱琳、党总支书副书记金亮、教务组成员及全体辅导员齐聚一堂,共同深入剖析各专业各班级学情,全面总结学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会议由陶涛主持。聚焦学情,深度研讨明方向座谈会上,与会成员围绕班级学情分析、课堂纪律维护、学业精准帮扶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研讨。通过详细对比分析各班级的专业课程成绩、作业完成质量、设计竞赛参与度以及作品获奖情况等关键数据,精准梳理出学风建设中的优势亮点与薄弱环节。(图为主持人主持会议) 精准施策,多管齐下促提升会中,明确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学风建设方案。在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学院将开展常态化的课堂纪律督察行动,成立由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督察小组,定期对课堂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形成教辅联动机制。同时,学院还将定期开展学情分析的常态化举措,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图为研讨现场) 凝聚共识,优良学风启新篇本次“学在信工”学风建设座谈会为学院的学风建设




为坚定考研学子信心,筑牢暑期留校安全防线,7月1日上午,艺术设计学院在二楼会议室召开2026届考研学生动员暨暑期留校学生安全座谈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亮,学工秘书陶涛以及相关辅导员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陶涛主持。(图为会议开场) 会议伊始,金亮阐述了本次座谈的双重目标:一方面为全力备战的考研学子鼓劲提气,另一方面则聚焦于保障留校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暑假。他鼓励同学们明确目标、科学规划,以昂扬斗志迎接挑战,同时要求全体学工队伍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做好全方位支持。(图为会议现场)座谈会上,与会师生围绕暑期留校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相关辅导员详细汇报了考研学生备考状态与生活诉求,并就留校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管理建议。学院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对自习室开放、生活服务保障及应急预案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部署,承诺将全力优化学习环境,解决学生后顾之忧。最后,金亮强调,考研是人生的重要历练,学院永远是同学们的坚实后盾。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定信念,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二要劳逸结合,注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