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详情页
聚焦科研方向与锻造核心团队研讨会(一)
艺术设计学院 2025/11/06

115日,艺术设计学院成功召开了科研方向与团队组建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整合学院科研资源,凝聚科研力量,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明确方向、组建高效团队,推动学院科研水平迈向新台阶。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建骆琼以及学院引进博士、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教研室负责人和省级以上项目主持人参加会议,共同为学院科研发展出谋划策。

图片1.jpg

(图为骆琼主持会议)

 

骆琼强调,科研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学院科研力量分散、方向未能凝练的现状,制约了高层次项目的申报与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最终,明确提出了破局之道:必须围绕现有平台与专业,整合研究方向,组建目标明确的科研团队,以形成强大的核心科研力量。

图片2.jpg

(图为研讨会现场

 

科技处处长王伟在发言中强调,团队建设必须明确每位成员的研究任务,实现精准分工与协同创新。他指出,研究方向应紧密结合非遗保护、数字化传承与智能化创新,充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非遗+数字+智能”的交叉融合,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科研品牌。

周建在总结指导中指出,科研团队成员构成要与硕士点建设队伍保持一定重合度,实现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他提出,团队建设应通过“平台搭建—项目驱动—成果产出”的清晰路径,有计划地产出高水平论文、专著、专利及设计作品等标志性成果。

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各教研室负责人与骨干教师围绕具体建设方案展开深入研讨。视觉传达教研室主任赵虹老师,围绕团队选题的优化提出,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该方向旨在解决当前地域文化设计研究碎片化、理论建构不足的核心问题。

产品教研室主任李广栋老师,针对数字适老化设计方向提出建议,认为需对现有题目进行优化调整,更好对接硕士点建设需求。他详细阐述了团队建设路径:一是深入调研老年用户数字产品使用痛点,二是构建适老化设计原则与标准体系,三是开发示范性设计案例,形成"理论研究—设计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会议围绕地域文化视觉转化、非遗数字化保护、数字适老化设计等重点方向明确了研究内容与实施路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团队建设方案。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是艺术设计学院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契机,为学院未来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