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27日,为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艺术设计学院周建副院长(主持工作)带队,副院长骆琼、院长助理虞淑君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任张超一行4人,先后赴西京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专题考察交流。此次考察聚焦硕士点申报、设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及科研发展策略,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案例分享等多种交流形式,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25日下午,调研组首站抵达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副院长王培涛、办公室主任苏文、实验中心主任马早升及各系主任出席座谈会,重点分享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硕士点申报”中的实践路径和成功案例。
臧卫军院长介绍,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全面落实“学生中心、质量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与专业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民艺奠基、艺科交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艺术人才。依托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面花)、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陕西民间造型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3项,获教育部、省、市、厅各级纵向科研项目87项。
(图为西京学院座谈会)
针对硕士点申报,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共有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计、美术与书法,注重内涵式发展,聚焦于文化研究、价值研究和问题研究的深化,强调艺术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课堂设计与民间艺术的挖掘相互融合,能力培养与专业方向的和谐统一,积极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的教育模式,通过重大竞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求实现“德美相彰,艺科共融”的育人目标。
座谈会上,周建对西京学院的实践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并介绍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在设计专业改革的探索措施与成果。同时,双方就硕士点申报材料准备、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体系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图为实验室参观)
(图为展厅参观)
(图为校史馆参观)
(图为双方合影留念)
9月26日上午,调研组赴西安翻译学院,与艺术与设计学院、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展开座谈会。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吴迪介绍了学院目前的改革重点,聚焦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行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的痛点与趋势,提出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以“艺科融合”为办学特色,实现一专业一品牌;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现一生一项目。重构“学习—实践—创新”闭环,重视实践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发展、非遗传承等真实课题。
(图为西安翻译学院座谈会)
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副院长王官详细介绍了“学习即实战”的育人理念。学院依托凤凰产教融合集团产业资源,构建“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学院通过“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创新工场”三级平台,实现“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在凤凰数智传媒产业学院数媒专业负责人赵艳艳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实验室。同时,在双方教师围绕“工作坊制”实施细节展开研讨。
(图为双方合影留念)
9月26日下午,调研组赴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王旭鹏、教学副院长乔治及设计学科带头张辉教授参与交流,重点交流学习科研发展措施。王旭鹏院长详细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历史沿革、就业工作体系等情况。他指出,学院始终坚持主抓科学研究,不断优化科研管理机制,通过精准摸底、全员发力、开展科研指导等举措,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工作质量。交流结束后,张辉教授带领调研组参观了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帝陵石雕艺术的数字赋能与创新传播研究》以及国家艺术基金《大秦岭—生态与人文影像作品巡展》最新成果。
(图为座谈会现场)
(图为成果展参观)
(图为双方合影留念)
此次赴西安多所高校开展深度交流,重点围绕教学思路革新、硕士点建设路径、校企合作机制及科研创新策略展开。通过整合三校经验,学院收获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基于学科特色的硕士点内涵建设方法、企业真实项目驱动的育人实践,以及通过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学科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为推动硕士点申报工作、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及2026版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了系统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