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自7月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艺术设计学院何德旭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梦军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热情与创意,奔赴芜湖市无为市福渡镇,以墙为卷、以笔为媒,开展了为期数日的墙绘实践活动。如今,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墙绘作品已在乡村角落绽放光彩,为这个夏日的小镇增添了别样活力。
(图为团队合影)
调研走访,锚定创作方向
抵达福渡镇后,团队成员迅速投入实践。为让墙绘作品真正融入乡村、贴近民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梦军,艺术设计学院何德旭老师四天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深入走访村庄,与当地村干部、村民亲切交流,了解福渡镇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乡村振兴的发展蓝图。在走访中,大家深刻体会到乡村对美好环境与文化滋养的双重需求。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论述,团队确定以“生态美、乡村兴”为主题,将绿色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愿景融入墙绘创作。
(图为走访调研过程)
艺术实践,勾勒振兴图景
夏日的乡村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队员们的热情。每天清晨,大家便带着颜料、画笔来到绘制点,从墙面打磨、构图起稿到调色晕染、细节完善,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面对老旧墙面的斑驳痕迹,他们用腻子反复修补找平;面对阴雨天气等突发情况队员们没有退缩,及时调整方案,用耐心和细心攻克难题。
(图为墙绘过程)
思想融入,传递时代强音
墙绘不仅是艺术点缀,更是理论宣传的生动载体。近年来,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发展的乡村旅游、非遗产业等,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团队成员以清新自然的风光,诠释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让“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通过直观的艺术形式走进村民生活。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孩子们围绕画作聆听讲解,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理念的理解。
(图为完工后)
青春感悟,践行使命担当
“这次实践,让我们把专业知识和国家战略、乡村需求结合起来了。”团队负责人江俊感慨道。从构思到创作,队员们在实践中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更在与村民的互动中,懂得青春应融入时代发展大局。
此次墙绘实践,是大学生以艺术赋能乡村、以行动践行理论的生动尝试。一幅幅作品,扮靓了福渡镇的乡村风貌,也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土大地落地生根,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与理论活力,书写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精彩篇章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青年学生,志愿者等提供深入基层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为墙绘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