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2301团支部联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新芜学校,共同开展“非遗剪纸传薪火,雷锋精神暖童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非遗+志愿”创新模式,青年学子以剪纸艺术为载体,为留守儿童搭建起传统文化教育与心灵关怀的双向桥梁。
(图为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匠心育人: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的创新融合
活动以“三维育人”理念展开:通过播放《雷锋》纪录片进行思想引领,以非遗剪纸技艺传授实现文化浸润,依托结对帮扶机制深化实践育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发挥艺术特长,精心设计“雷锋日记”“友谊之树”等主题剪纸模板,将锯齿纹、月牙纹等传统技法与新时代元素有机融合。
(图为介绍讲解雷锋精神和非遗剪纸文化)
薪火相传:非遗课堂绽放童心之美
在“非遗小课堂”环节,志愿者们通过互动问答、技法演示等形式,带领孩子们认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结对小组以“一师一生”模式共同创作,用红纸剪刻出雷锋肖像、爱心纽带等作品。活动现场评选出“最美传承奖”“创意先锋奖”等三大类奖项。
(图为现场结对剪纸过程)
爱心接力:搭建长效关怀机制
活动创新设计“心语结对卡”,建立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通过兴趣匹配实现精准关怀。团支部书记李萌萌同学表示:“我们将持续开展线上剪纸课堂、作品云展览等延伸活动,让这份文化关怀跨越时空界限。”活动最后,小朋友梦手举剪纸作品合影,寓意雷锋精神与非遗文化的永续传承。
(图为集体合影及剪纸作品展示)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艺术设计学院“行走的思政课”的生动实践,既展现了青年学子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担当,也探索出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新路径。学院将持续推进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